查看原文
其他

空间链·聚产业① | “拉长板”“锻新板”,全国TOP5产业园助力坪山打造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引擎

坪山发布 2023-04-21



开栏语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质空间的支撑。坪山区创新创业空间充足,坪山高新区是全市产业空间储备最大、集中连片区域最多的区域之一。去年以来,坪山持续开展产业空间整备,加速推进“工业上楼”项目,启动产业空间筹建行动,围绕城市更新、土地整备等按下城区品质提升“快进键”。
今年伊始,广东省、深圳市相继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坪山区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三年行动计划,全速推进25个重点城市更新项目,加快释放4个平方公里级连片产业用地,年内计划新增产业用房130万平方米以上,为“9+2”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集群发展和品质城区建设提供充足空间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为了全方位展示坪山区空间优势,以及坪山区如何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全方位和全周期服务落地一批符合“三生融合”“三创结合”“三个平衡”要求的优质产业空间,深圳商报/读创与坪山区委宣传部合作开设《空间链·聚产业》专栏。
敬请垂注。



位于坪山区坑梓街道金辉路一侧的建筑工地,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建筑工人在各自作业点上忙碌,现场一派繁忙景象,鸣奏着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交响曲。



这里是深圳市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的扩容区,位于深圳(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位置。提容项目被纳入深圳市首批“工业上楼”试点,是坪山区首家空地提容项目,预计2024年初建成,再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4.2万平方米的优质空间。

深圳市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与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共同发展。



2022年,坪山区生物医药企业达1009家、占全市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四分之一;生物医药产业产值246亿元,已与南山区相当。全市生物医药相关产业园区29家,其中坪山区现有园区14个,约占全市二分之一。同一时间,园区的企业也从开业之初的十几家扩展到现在近百家。2022年,该园区被评为中国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价值榜“最佳生物医药产业园区”TOP5




01

创新水平和人才聚集程度

均专业园区前列


时间回拨到18年前,2005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准认定深圳为首批3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之一,其中深圳(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面积3.29平方公里,基地规划为“一核”“一廊”“四分区”,其中的“一核”就是深圳市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



“当时,南山区已经有一个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市委市政府就决定把坪山这个园区做成加速器。”深圳市深福保东部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泓回忆起,园区最初的招商对象就是从南山孵化器“毕业”的企业,为它们提供更广阔的产业和发展空间。


园区由世界500强企业——深投控投资建设,深福保集团运营管理,定位为深圳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投高地、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服务中心。2015年1月10日,园区举行了开业仪式。高泓一路见证了园区,以及坪山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开园那年,整个坪山的生物医药企业只有100多家。”


依托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这块国家级金字招牌,园区始终以打造“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核心园区”为总体定位、以“全球发明、坪山转化”的产业创新为主线,聚焦生物医药前沿领域,不断提升园区的“含金量”和影响力。




目前,园区入驻优质企业97家,包括2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估值超过20亿元企业和十余家估值超过10亿元企业。从产业布局来看,园区已形成以生物医药行业为支柱,以医疗器械、大健康医疗等行业为协同,并在体外诊断试剂、智能医疗研发、高端介入性耗材、细胞治疗等细分领域集聚了较强科技优势的格局。
同时,园区还拥有海归留学人才参与的企业26家,现有2名美国院士、74名博士及博士教授以及113位硕士研究生等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领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不断在生物医药重大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性发展,并为入园企业开发出超过300个专利。

据评估,园区创新水平和人才聚集程度均位于深圳市生物医药专业园区前列。 


02

平台化赋能“拉长板”

专业化培育“锻新板”


从高空俯瞰园区,9号楼“长”出了一条“大尾巴”。
9号楼的“住客”是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测所(深圳),新增的10米暗室可进行有源类医疗器械检测,让迈瑞医疗、理邦仪器等不出深圳就能完成此类检测。



开业以来,园区一直注重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进行布局招商、开展运营。医疗器械方面,除了引进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测所(深圳)外,先后引进德尔塔公司等服务机构平台,可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临床试验注册申报、仪器设备共享等服务。生物医药方面,汇聚了华先医药小分子新药研发CRO/CDMO平台、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药物安全评价华南中心,健元多肽原料制剂CMO&CDMO平台、普瑞金细胞药物CDMO平台等,为企业提供药物筛选、合成、放大、小试研发、中试生产及规模化生产、临床研究前检测和临床申报、药物安全测评等全链条服务。同时,积极整合资源,开展校企合作,引进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等高校机构,打造集学术交流、生物研发于一体的产学研平台。



2021年底,占地3000余平方米的大湾区国际疫苗创新中心在园区揭幕投用,这是中国首个国际化的疫苗创新中心,也是世界上首个以疫苗命名的创新中心。



园区积极探索“党建+产业服务”的园区运用模式,通过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生产辅助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产业促进服务平台及人文社区服务平台等五大平台,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产业链条。


平台化赋能“拉长板”,专业化培育“锻新板”。园区在11号楼自主设立了Biotech创新中心,探索实践“创新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链条孵化。


6年多以来,共培育腾复医疗、安迪康生物科技等超过30家生物医药、医疗企业创新企业,承载培育了21个生物医药创业项目,其中人体皮肤培养、腔镜系统和肺栓塞器械、创新靶向药等4个项目分别获得仙瞳资本、普合萤火、合创资本和五源资本投资。


03

从运营园区到运营生态

从服务企业到服务要素


2022年底,第八届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高峰论坛在坪山燕子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论坛上,园区企业艾欣达伟捧得市政府颁发的2233万元最高奖励。

艾欣达伟创始人段建新说,领奖后,很多远在美国、欧洲的朋友都给他打来电话,询问金额是否准确、是否真的收到如此大手笔的现金支持。“其实我得到的支持远不止于此”,段建新告诉记者,从深圳市到坪山区都大力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除了政策有优势外,更有透明公开的创新创业环境。


2014年,艾欣达伟成立,2017年得到资本投入,迁入园区落户。后来,段建新把家也安在了附近的小区,每天走路上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保证自己精力充沛,“我们常常埋头科研,也不知道如何解决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但坪山区和园区都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呼必应。”


目前

艾欣达伟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AKR1C3酶活化前药”和“乏氧活化前药”等已进入临床二期,预计两三年后便可上市,为晚期肝癌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


近期,段建新又迎来了喜讯,艾欣达伟将在坪山区获得8000平方米生产用地。“在寸土寸金的深圳,能有充足的产业空间,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是极有力的支持。”他说,未来,将与区内万乐、华先等企业合作,立足坪山形成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闭环。


面对优秀企业从园区“毕业”,高泓表示:“这证明我们真正发挥了加速器的作用,促进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快速扩张,促进坪山区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


据了解,园区二期项目合计新增7.1万平方米,2022年底已建成2.9万平方米,已被高端介入医疗器械企业预订。新增的4.2万平方也正进行预招商中。

“除了扩容外,我们还积极转变发展思路,从运营产业园区到运营产业生态,从服务园区企业到服务产业要素。”高泓表示,比如,依托华先医药在园区创建的华南地区最大小分子药物CRO服务中心,积极推动坪山区小分子联盟的成立,“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没有‘围墙’的园区,为坪山区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坪山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引擎。”






内容来源:读创

编辑:陈洁艳

责任编辑:孙亚菲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